吴京26万票房背后,比56亿更珍贵的选择
2025年8月,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。吴京出品的电影《再见,坏蛋》上映6天仅收获26.7万元票房,最终被迫撤档。这个数字对于中国首位票房破300亿的演员来说,似乎是个讽刺性的失败。
2025年8月,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。吴京出品的电影《再见,坏蛋》上映6天仅收获26.7万元票房,最终被迫撤档。这个数字对于中国首位票房破300亿的演员来说,似乎是个讽刺性的失败。
吴京主演的新电影《再见坏蛋》上映六天就撤档了,网上说是因为票房太差。这事让人意外,毕竟之前他靠着《战狼》赚了不少钱,还被叫"中国队长"。可现在观众不捧场了,问题到底出在哪?
在炙热的沙漠中,地表温度曾高达60℃。然而,比高温更考验人的,是《镖人:风起大漠》这部武侠巨制的拍摄过程。吴京三次中暑送医,李连杰忍着腰椎旧伤拒绝替身,靠打止痛针完成拍摄。甚至在9级沙尘暴中,剧组刨出了被黄沙掩埋的价值800万的设备。这部耗资5.5亿的影片,每
电影《731》的故事内容:以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为背景,讲述小贩王永章被抓进731部队实验场后,发现日军人体实验秘密,在狱友帮助下计划越狱却失败的故事 。影片还展示了731部队细菌实验目的、过程,以及石井四郎妄图将细菌炸弹用于战争的野心。
在看这部电影之前,大家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——坦然接受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地区犯下的恶行,就算是血腥场面超过了1988年拍摄的《黑太阳731》,他们也会看到尾!
强大市场号召力未能拯救票房。资方信心满满,却在短短一周陷入失望。吴京的光环,真的开始失效了吗?
谁也没想到,电影《731》一上映,就打破了10项影史纪录,25.8万的场次甚至超越了《哪吒2》。
在“九一八”这个特殊的日子中,电影成为观众表达爱国情怀的一个载体,票房自然呈现出井喷的架势。
8月23日,当吴京在微博号宣传电影,号召影迷观看时,评论区不仅没有出现预期的支持声浪,反而是涌入大量讥讽和嘲笑性质的留言,与昔日的票房保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《再见,坏蛋》上映第一天就被定在日场末尾,影厅冷清,网上才发现那段多年以前的采访被翻了出来,声音更响了。
电影上映前坊间曾有很多负面的猜测,大多都是质疑这部电影可能歪屁股、夹带私货,但现在电影正式上映之后,之前担心的网友都可以松一口气了。
今年的国庆档,唯一一部主旋律电影就是陈凯歌的《志愿军:浴血和平》(简称《志愿军3》)。
《战狼2》 是中国电影市场一个标杆,动作+爱国主义情绪,硬核动作场面与民族自豪感的结合,让它成为票房飞跃的爆款。
最近看了吴京的新片《再见,坏蛋》,票房才二十多万,真没想到,以前他拍《战狼》那会儿多火,怎么现在就没人买了,网上一搜才发现,他过去那些话又被翻出来了,他说自己跳过楼,被坦克压过,可网友一查就说他根本不懂坦克没后视镜这种事,还有人翻出他在综艺里骂老婆的视频,全都
2025年暑期档,吴京出品的电影《再见,坏蛋》上映六天仅收获26.7万元票房,最终黯然撤档。这场滑铁卢不仅暴露了市场对“吴京式主旋律”的审美疲劳,更成为其公众形象崩塌的导火索。互联网的狂欢式解构中,一段段旧采访视频被翻出,吴京的“硬汉人设”在网友的二次创作中彻
这一段时间,吴京的名字几乎成为了中国电影的代名词。从2017年开始,他凭借《战狼2》创造了惊人的票房纪录,也凭借电影中塑造的英雄形象,成为了不少观众心中的“国民英雄”。但如果你最近关注网络舆论的变化,会发现,那个曾经万众瞩目的英雄形象,在短短几年间,似乎经历了
说实话,往年一到这个节点,观众都能轻松猜到哪部片子会领跑票房,可今年完全不一样。
邓超的《刺杀小说家2》,前作是春节档电影,现在也来国庆档凑热闹,加上成龙宝刀不老带来了《熊猫计划2》,加上雪藏多年的《风林火山》和多部动画大片搅局,让原本这个档期的王者正能量大片有点悬了,陈凯歌的《志愿军3》压力恐怕不小。
2017年,《战狼2》以56.8亿票房登顶华语影史,吴京的“冷锋”成为国民英雄的代名词。片中“犯我中华者,虽远必诛”的台词,与现实中他高举护照宣称“背后有强大祖国”的豪言,将“爱国硬汉”人设焊死在身上。彼时,观众为这种热血叙事买单,品牌方将他视为“国货代言人”
《再见,坏蛋》上映6天。票房仅26.7万。片方分账更只有可怜的9.3万。这点钱。连剧组几天伙食费都不够。相比同期成龙《捕风追影》5天破5亿。吴京这次摔得惨烈。